上市!上市?《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

2011-5-30 15:5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 评论: 0|来自: 人民政协报

摘要: 2011年5月25日,《人民政协报》对国内民办教育巨头37次教育之春沙龙进行了专题报道,采访了金网集团董事长施隆光。

上市!上市?

——国内民办教育巨头37次教育之春沙龙

转载自: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                       2011-05-25期09版             作者:陈曦             转载地址:http://epaper.rmzxb.com.cn/index.aspx?date=2011-05-25&verOrder=09&banzi=8&paperType=rmzxb

    当时迫于内部组织结构压力和提升品牌的需求,俞敏洪率领新东方于2006年赴美上市。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上市背后不断增长的盈利要求却令自己倍感矛盾与压力,以致在多个场合,他公开表示后悔上市。

    尽管如此,作为国内首家上市教育机构,新东方的示范效应不言而喻。在随后的2007至2009年间,诺亚舟、弘成、正保等教育机构相继上市,2010年下半年,安博、环球天下、学大、学而思的扎堆上市,更是将教育上市之风推向高潮。

    一时间,教育上市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1年,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将民办教育作为重点调研课题,上市投融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本月20日召开的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与本刊联合举办的以“关注民办教育上市”为主题的第37次教育之春沙龙上,上市问题再次受到热议。

  机构上市之问?

  据悉,以新东方为首,我国已有12家教育集团在海外上市,总市值超过92亿美元。上市,撩动了一众“教育培训大佬”的神经,很多人“蠢蠢欲动”。

  上市!上市?

  “政府应多鼓励教育企业上市——除了带来大量资金,上市更有利于教育企业的品牌提升和规范管理,企业将趋于稳定。”“民办教育(上市机构)座谈会”上,刚刚上市的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说。

  上市让教育机构身价飙升,声名鹊起,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与会代表担心,上市使教育机构经营压力倍增,教育或将被资本裹挟。

  “一家上市教育企业,如果每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势必影响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事高端国际教育的北京爱迪教育集团执行总裁腾振平眉头紧锁。

  “教育培训离不开校长、教师,而校长、教师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没法进行规模化生产或复制。”多年专注数字娱乐人才职业教育的汇众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新科坦言,自己已从上市冲动趋于冷静。

  “不是每个教育企业都适合上市,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和情况而定。”

  “上市并不意味着成功,只是一种选择。”

  “关键是在资本与教育之间,找到平衡。”

  ……

  与会代表对上市问题争论不已,但很多人认为教育培训行业仍然存在较大上市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机构负责人表示,我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育培训市场需求强劲,在未来3到5年,可能有20到30家教育企业上市。但谈及学历教育上市,不少人则持保留或否定态度。

  “学历教育尽量不要上市。它如果靠规模上市,将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腾振平态度坚定,“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端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不同,它追求教育结果,是不可复制、难以速成的。此外,学历教育受价格、政策等因素限制较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界限不明,一旦上市将带来很多问题。”

  云南爱因森教育集团董事、中国平安信托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徐蓬则认为,恰恰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缺失造成了我国民办教育尤其是主流的学历教育难以改进。“从全球来看,大部分教育形式需要与市场对接,资本不进入这一领域,它将很难发展,不合理之处可通过政策引导、规范,而不是完全将资本拒之门外。”

  上市机构之忧

  教育同质化担忧

  “教育本是百花齐放的事业,不同教育机构应有不同的理念和模式。如果完全按30%的业绩增长目标,上市教育机构的同质化可能性很大。”环球天下教育集团总裁张永琪面带担忧。

  据了解,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领域,有的侧重中小学培训、有的侧重四六级英语。但上市以后,在资本压力的驱使下,很多教育机构都在拓宽自身业务版图,慢慢地发展成综合性教育培训机构,而核心竞争优势和领域可能削弱,甚至失去。

  “我们不想这样做,但似乎‘被上市化’了。”张永琪有些无奈。

  有业界人士分析,同质化教育,会使所有教育培训机构在各个培训领域展开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教育培训行业的内耗,势必带来资金利用的低效。

  “一个发展规模有限的教育企业,想要做大上市,必须涉足其他领域;但对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必须长期专注在特定领域,才能做好。什么都做的话,质量难以保证。”汇众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新科认为,这是一个矛盾。

  融来的资金怎么花?

  上市,让教育机构身价暴涨。以新东方为例,新东方股票市值已达300多亿人民币,目前是世界第二大交易上市公司。但令人费解的是,包括新东方在内的很多上市教育机构除了必要的硬件投入、员工薪酬和市场营销等支出,大部分资金存在银行里。

  “融来的资金怎么花?”,成为这些“不差钱”老总们的共同烦恼。他们希望能够早日为现金流找到合适的“出口”。

  颇具文人气质的张永琪在资金出手方面很谨慎,“尽管有时会为新领域动心,但真正跨出这一步还是会再三考虑,所以短期内资金基本不可能投向新领域,更多是在原地精耕细作。”

  张永琪呼吁,政府层面能够给予引导,帮助上市教育机构寻找资金对接渠道,让他们把资金投到有价值的地方。

  对此,专门为民办教育机构提供融资担保的重庆教育担保公司主任陈力维在座谈会上积极回应,“希望有机会与新东方、环球天下等机构对接、合作,来扩大我们的资本金,帮助更多民办教育机构破解融资难问题。”

  国内上市何时放开?

  在国内创业板市场愈加活跃的今天,已上市的12家教育机构却无一例外地远赴海外。为什么中国教育机构都跑到国外上市?

  座谈会上,上市教育机构也吐露了国外上市的弊端:国外资本市场多半通过财务报表了解中国教育企业,并不真正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海外上市成本很大,每年要交付高额的审计、法律咨询等费用。

  事实上,很多上市教育机构更希望在国内上市。但由于国内在教育机构上市方面的法律、制度等障碍,使得他们难以登陆国内市场。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身份认定。很多教育机构遭遇过同样的问题,2004年以前民办教育培训学校被定性为“非营利性机构”,直到当年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之后实施细则的出台,才开始允许培训学校的投资可获得“适当回报”。但关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界定问题至今没有真正厘清,各地主管部门在理解、操作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长期以来,民办教育机构法人属性、税收优惠、分类管理等“老大难”问题,阻挡着教育机构的国内上市步伐,也掣肘着教育机构上市后的发展。与会代表们强烈呼吁,政府早日出台突破性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链接

  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机构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双威教育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板挂牌上市。

  ●2007年10月19日,诺亚舟教育控股有限公司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2007年12月11日,弘成教育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8年1月29日,中国智能化考试服务供应商ATA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08年7月21日,正保远程教育公司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2010年1月,中国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8月5日,安博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10月8日,环球天下教育科技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2010年10月20日,学而思国际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11月2日,学大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0年11月2日,学大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1年1月8日,笑笑幼儿集团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



  • 联系我们
  • 电话:(86) 756-3320271
  • 传真:(86) 756-3320945
  •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白莲路53号金网国际教育大厦7楼

金网国际教育管理集团官方网站  |网站地图

GMT+8, 2019-11-6 10:51 , Processed in 0.074533 second(s), 17 queries .

返回顶部